联系人:廖经理
邮 箱:[email protected]
电 话:18477172383
地 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九路10段
1)毒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含有氟虫腈、 Hydramethylnon、阿维菌素和吡虫啉等活性成分的诱饵一直是主要的抗蟑螂药物。这种饵对蟑螂没有驱避作用。通过在蟑螂的藏身处使用它可以有效地杀死蟑螂。蟑螂可以通过吃很少量的食物而被杀死。
2)残留药物。残留药物的应用方法分为四种:综合、隔离、现场应用和间隙处理。适合室内使用的残留药物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残留药物可制成喷雾剂、超低容量剂、熏蒸剂等。根据不同的室内外使用环境。
3)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目前,保幼激素结构类似物研究主要有蒙五一二(hydroprene)和吡丙醚(pyriproxyfen),其作用影响机制是使雌成虫失去大量繁殖技术能力,但对雌成虫无致死主要作用,对蟑螂的防治需较长一段时间才可看出学习效果。将保幼激素类似物与普通化学杀虫剂可以一起进行使用,效果分析更为具有明显。
4)甲壳素合成抑制剂。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是一种脱屑抑制剂,它不仅能引起成虫不育,而且能迅速引起若虫死亡,而且蟑螂粪便经毒饵染毒后也能引起二次致死反应。
杀虫剂的释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释放时间。根据蟑螂夜间出现较多的习惯,晚饭后清洁后及晚上8点后涂药效果较好。在冬季,蟑螂的嗜温特性可以用来喷洒杀虫剂,重点是周围的加热设备和电器。第二,要重视耐药性的治疗。无论使用何种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都是蟑螂防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蟑螂对有机磷化学、 Carbamate、拟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产生抗药性。因此,使用化学药品要控制,农药要及时更换,根据目前使用的杀虫剂,每5克小袋,每个小袋放三到五分为宜。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开药后最好一次性用完。给药间隔为7-10天进行更换,连续使用2-4次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