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廖经理
邮 箱:[email protected]
电 话:18477172383
地 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九路10段
白蚁综合治理是指在白蚁防治工作中,根据白蚁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一种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白蚁危害,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鉴于此,天麻白蚁的综合治理应贯穿天麻栽培、采收、初加工、包装及储藏全过程,以绿色、环保为前提,优质、稳产、高产为目标,兼顾天麻其他病虫害,根据天麻人工栽培的品种和模式,结合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以白蚁预防为主,灭治为辅,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药物屏障技术、监测控制技术以及喷粉法等白蚁防治技术进行综合治理。
3.2 具体措施
3.2.1 农业防治 原种培养材料堆放地应选择无蚁患存在的地区;选择冬季砍伐的、新鲜的、无病虫(白蚁)害、木质较硬、非白蚁喜食,且适宜培育蜜环菌的树种为天麻菌材;栽培麻种无病虫(白蚁)害;清除干净栽培场地内杂草、树根等;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选择冬栽或春栽,一般冬栽居多,错开白蚁活动始期;栽培管理期要及时控湿、防旱、防涝、覆土或覆落叶等;天麻的初加工和包装在不影响品质的情况下应选不易受虫蛀的方式方法;采收、初加工、包装及储藏堆放时应选无蚁患处。
3.2.2 物理防治
(1)原种培养材料阳光暴晒处理;菌材物理消毒处理。天麻包装前控制含水量在11%~13%之间,采用内外包装形式,外包装专用箱堆放不直接接触地面,包装后放入低温储藏室,储藏室应干燥、无异味、避光、无污染、适当通风。每年的3—4月将天麻置于阳光下暴晒。
(2)挖巢法。采用人工方式挖除白蚁巢。此方法在天麻白蚁防治中只作为配合喷粉法使用。在种植场地栽培时若发现土栖白蚁、乳白蚁较多活体或蚁巢时采用0.5%氟虫腈粉剂喷粉处理,以点多量少、见蚁喷粉为原则。
(3)灯光诱杀法。天麻种植区属于白蚁危害严重区域,且白蚁分布密度较大时,在土栖白蚁分飞期,可在距天麻种植区10 m处设置黑光灯,灯下放大半盆清水,成虫分飞时落水溺亡,能有效减少土栖白蚁种群基数。
3.2.3 化学防治
(1)药物屏障法。原种培养材料堆放地、晒场及储藏室在新建、改建、扩建和装饰装修时,选用有效浓度为0.125%联苯菊酯或0.1%吡虫啉水剂低压均匀喷洒,菌材采用有效浓度0.1%吡虫啉水剂涂刷2次 。其 中 ,房屋建筑和木构件白蚁预防施工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 245—2011)作业;麻窖的白蚁预防采用防治天麻其他病虫害的药物,以环保、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为佳。
(2)喷粉法。在天麻种植场地发现白蚁活体较多或土栖性白蚁、乳白蚁蚁巢 时 ,将0.5%氟虫腈粉剂直接喷在白蚁身上或巢中,利用白蚁交哺、清洁、舐吮等习性达到控制白蚁种群的目的。
(3)监测控制技术。天麻种植区较大并且属于白蚁危害严重区域、白蚁分布密度又较大时,清理场地后,以每个麻窖为中心,距麻窖50cm范围内的东 、南 、西 、北4个方向各安装1套地下型监测装置,在每年3—11月,按照无蚁患存在问题一年时间至少我们检查4次的标准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系统维护,在装置中发现具有一定企业数量的白蚁后,通过喷施0.5%氟虫腈粉剂,每2周检查1次灭治效果,直至装置内无白蚁存在,清洗原装置或重新设计安装工作装置,继续发展监测。使用此方法研究可以实现长期有效控制自己种植区附近白蚁种群数量。天麻白蚁的综合社会治理能力不是一个所有白蚁防治管理方法都适用的,而要学生根据中国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因地制宜地选用作为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尽量能够减少环境化学药剂的使用。例如,天麻人工智能种植区不适宜白蚁生存则不可能需要教师进行白蚁防治;当天麻种植场地海拔位于1000 m以上、天麻人工箱栽和无土栽培时,只需要选用我国农业污染防治技术方法,阳光暴晒、物理消毒及药物安全屏障法;天麻林下仿野生植物栽培时,则要依据海拔高度的不同而采取各种不同的白蚁防治政策措施。